正在阅读:丰镇市激发贫困户脱贫致富内生动力掠影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 / 丰镇快讯 / 正文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丰镇市激发贫困户脱贫致富内生动力掠影

转载 凤龙2018/03/22 10:42:43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丰镇市政府网站 作者:丰镇信息网 202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习总书记强调,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扶志就是扶思想、扶观念、扶信心,帮助贫困户树立起摆脱困境的斗志和勇气;扶智就是扶知识、扶技术、扶思路,帮助和指导贫困群众着力提升脱贫致富的综合素质,“志智双扶”,才能激发活力,形成合力,增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扶”只是外力,贫困户才是内力,是核心。丰镇市精准产业扶贫,就是从顺应贫困群众的脱贫思路上扶起,从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上入手,帮助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

“志智双扶”首先要激励贫困群众立志气,挺起脱贫的腰板,才能真正激发出持久的脱贫致富动力。

张润有,现年53岁,丰镇市巨宝庄人。开过油坊、养过汽车,摆弄机械时不慎失去两根手指。用他自己的话说,是个爱折腾、能折腾的人。2004年,媳妇儿嫌家里穷,扔下五、六岁的两个孩子走了。张润有又当爹又当妈过着苦日子。命运的转机出现在政府精准扶贫的时候。2014年危房改造,政府给他盖起70多平方米的新房,自己只出了1万元。2015年村里给了2头猪、1头牛,还给了化肥、子种等,张润有开始种地、搞养殖大干起来。

张润有是村里22户贫困户之一,他的勤快、能干、有头脑很快见到实效,被村、镇干部选为扶贫示范户大力扶持。2016年,他和另一户贫困户搭伙,承包了800亩土地,村委会出面担保,赊回子种、化肥、地膜、农机具等价值10万元的物资,经过一年苦干,800亩高粱丰收了,除去成本,他纯挣了10万元。一次性还清了赊欠的物资款,成了村里的脱贫明星。如今的张润有,精神抖擞,信心十足。孩子们上学的上学,学手艺的学手艺。单身十几年的他,又思谋该找个老伴儿把日子过得更美气了。

“志智双扶”核心是教育贫困群众树立起“劳动光荣、懒惰可耻”的思想观念,用勤劳的双手摘掉贫困帽子,创造幸福生活。

南城区办事处东园村的村民陈共和,由于家穷一直没有成家,和老母亲在一起生活。2016年被识别成建档立卡贫困户。当年,政府产业扶贫给陈共和买了一头牛,他自己再种些地。2016年10月份南城区涉农办事处给他分了移民房。政府的精准扶贫政策和产业扶贫措施充分激发起了陈共和脱贫的积极性。2017年初,陈共和又建起了猪舍,花了12900元买了五头猪和饲料粉碎机。他通过政府“菜单式”扶贫项目产业补贴验收后,共收到补贴11700元,这是他家列入贫困户后得到的最大一笔补助。在帮扶责任人的指导下,陈共和通过科学绿色养殖方式,使他家的猪发展到15头、牛2头。近几年生活条件逐渐改善,打了半辈子光棍的陈共和迎娶了老伴儿,眼看着老俩口的日子越过越红火,他们饱经沧桑的脸上绽放出幸福自信的笑容。

陈共和靠国家的政策扶持,更靠自己的勤劳努力摆脱了贫困,给村里很多贫困户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为激发更多贫困户的内生动力,2017年8月8日,南城区办事处举行评比大会,陈共和披红挂彩上了台,被评为“勤劳脱贫典型户”,获得羽绒被和1000元奖励。陈共和说,他要扩大养殖规模,发展暖棚养猪,以后的小猪仔不卖了,要提供给别的贫困户。

帮助贫困群众强底气,积极为困难群众搭台清障,坚定贫困群众致富的信心,鼓舞斗志,增强“自我造血”功能。

李建平,44岁,元山乡小南沟村民,之前常年在外打工。2012年返乡后,在乡政府的帮扶下搞起养殖业。由最初两头牛发展到现在的11头牛、13头猪,流转土地100亩,种植杂粮与玉米用来养猪养牛。2017年,11头牛卖了15万元。在村里起到示范带动作用。憨厚能干的李建平说,有政府帮扶,再不好好干,怎么对得起政府的帮扶与好政策?

杨吉和李建平一样,也是外出务工多年返乡的元山乡小南沟村民。在村委会的指导支持和儿子的帮助下,搞起养猪业。如今养着4头牛、28头猪。年底,他又买回来新的优良品种,准备来年继续扩大养殖规模,杨吉虽然已经74岁了,但他说,有政府这么好的帮扶政策支持,自己还想大干一场。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走访了这几家贫困户,深刻感到,只有真正激发起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才能使贫困群众真正走上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幸福之路。


已有0人点赞
新房

自定义html广告位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